查看原文
其他

当我们不舍得科比的时候,我们不舍得的是什么?

间竹 梅花间竹 2022-05-07

8月23日,科比39岁生日,离四十不惑差一岁,离退役的日子已经过了1年4个月零9天。

说实话我并不是科密,但我依然不舍得科比。

这正是科比的独特。他不仅属于科密,不仅属于科黑,不仅属于张指导,而且属于我们这一代人(00后们没见过巅峰的曼巴,70后们赶上了乔丹的伟大),以及我们今天频繁用来挂钩的——青春。

然而为什么科比,牢牢挂着我们这一辈球迷的青春呢?

不仅因为我们为了看球翘过的课,收藏的海报,课桌下传阅过的篮球先锋报;不仅因为我们买过的盗版球衣,上面说不定还印着KEBI;不仅因为我们扭足了并没有腹肌的水桶腰想要模仿的超级拉杆和后仰跳投。

还因为科比,或多或少的,和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成长出奇地同步,是那个我们希望成为而又无法成为的那个人,承载了我们想要达到却又无法达到的最美好的实现吧。

你看,我们惊叹着身边各种或过目不忘或善解难题的大神时,想想科比那无与伦比的弹跳、协调性和对抗性,可望而不可即;

后来我们一边为自己的拖延症懒惰而懊恼,一边想着“我要是再努力一点就好了”的时候,想想科比那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想做而做不到;

后来我们人模狗样地讨好着领导,维护着同事关系,小心翼翼地做人的时候,想想科比那的“老子特么不在乎那些没用的”的任性和执拗,想做却不能做;

直到,再后来,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再能随便通宵打游戏,不再能随便连打四小时球,不再说话不经大脑的时候,抬头看看曼巴,也不再是那个眼中只有胜利的欲火的曼巴,那个三年前说出“别特么指望老子每场打个30分钟,那个19,20分慢慢退役,老子做不到”的曼巴,也会在最后一季每场打个二十多分钟,拿个十来分,第四节比分胶着也不上,如英女王般进行功能为辅、形象展示为主的巡演。

我们先是心里咯噔一惊,还带着满满的心疼:“天啊,科比怎么会成了这样”,想明白之后也就释然了:“是啊,连科比都不任性了,我也该成熟一点了吧,哎呀,青春真的,就这样,没了。”

直到看到在家赶鸟、晒女儿、发推特的科比都有啤酒肚了,在低头看看我们紧绷的衬衣下摆,天啊,这是多么的真实啊。

那个不真实的科比,却终于成了最真实的我们。

在这之前,科比似乎从来不按照人们预想的样子去做事,作为小辈不谦虚,作为队友不合作,作为领导不宽容,他只做心里想要的最好,管其他的什么狗屁道理。那时候的我们一边羡慕,一边会想,“干嘛非要这样呢?好好做个人不行么?”

后来我们才承认,要成大事,光是中规中矩左右逢源地满足各方期望,是远远不够的。伟大的创造者多少都有点与众不同,都有点不招人待见,而他们只是因为,和我们这些凡人,真的玩不到一起去。

但不管怎么说,科比退役前,也是个会咧着嘴傻笑的邻家大哥哥,会容忍你的错误的大哥哥,你夸他时他会抿嘴的大哥哥,会在人们希望他砍下最后一场高分的时候,迎着需求真的砍了高分。而我们,也应该放下那年少的轻狂,该做好丈夫,好男票,好员工,好领导,好儿子,好女婿甚至好父亲的,就好好去做吧。

本以为,那个真正的科比,在跟腱断裂之后坚持两次罚球的时候,就已经退役了。那个60分的退役战,只是为了告别。

直到第四节,他重新猫下腰,重新张开了那凶狠的下嘴唇,重新狠狠地叼起了球衣领子,重新露出那冰冷又火热的眼神,让你看到,十年前的曼巴,十年前曼巴的青春;让你知道,只要他愿意,还是可以随时把你撕碎。

这是最科比的科比,这是最科比的结局。关于科比的记忆,可以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在某个时刻,重新从上锁的抽屉里翻出包裹着有点泛黄发皱的青春,再狂一把,追一把梦呢?


旁人从不赞同,而情理也不容,仍全情投入伤都不觉痛
如穷追一个梦,谁人如何激进,亦不及我为你那么勇
 沿途红灯再红,无人可挡我路,望着是万马千军都直冲
我没有温柔,唯独有这点英勇


对了,科比大叔,生日快乐。

美国人爱喝凉水,应该不需要保温杯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